
投資回收期僅需5年!康士伯海事推出開創性船型設計
2024-06-14 17:36:51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源/Kongsberg Maritime
近日,康士伯海事公司(Kongsberg Maritime)推出了全新的“超高效散貨船”設計,據稱該船型的投資回收期只需短短的5年時間,這對于船東而言極具吸引力。
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減排和燃油效率監管壓力,康士伯海事與招商工業旗下芬蘭船舶設計公司德他馬林(Deltamarin)共同開發了一項全新的開創性船舶設計,根據不同的運營情況,這種新設計可節省40%~50%的燃油成本。新設計的推出為船東提供了一種創新方案,既能繼續使用傳統燃料,同時也能夠滿足未來環保法規的要求。
康士伯海事公司戰略與業務發展副總裁Oskar Levander說:“船東在滿足更嚴格的法規要求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雖然低碳燃料是一種選擇,但許多人更愿意堅持使用傳統燃料。我們的目標是利用先進的節能技術,設計出一種能夠在整個使用壽命期間都符合預計的CII法規的船舶。”
康士伯海事與德他馬林合作,探索利用各種技術以提高船舶的效率。本次推出的新設計是“超高效散貨船”,其集成了多項突破性功能。設計亮點包括:
1、新設計基于三個可傾斜的轉子帆和兩個吸力翼帆的獨特組合。這種風帆雙重疊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風能利用率,適應不同的風力條件以確保最佳性能?凳坎J赂拍詈妥稍儓F隊的Henrik Sjöblom表示:“這種混合風力技術方法集合了兩種風帆的優勢,使船舶的用途更加廣泛,效率更高。”
2、康斯伯海事設計了一種創新的船體形式,可以捕獲空氣潤滑系統產生的氣泡,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阻力,公司已經為實現這一概念申請了專利。通過在船體下方捕獲氣泡,該系統可顯著降低摩擦阻力。傾斜的船體(從船頭到船尾傾斜1度)和垂直轉向的艙底龍骨形成了“墻”可阻擋住氣泡,從而提高了節油效果。
圖源/Kongsberg Maritime
3、該設計強調慢速航行的益處,以較低的速度運行,在燃油效率和運營可行性之間取得平衡。每降低1節航速,就能節省大量燃料、排放物和維護成本。
4、該設計在船舶上集成了具有頻率控制的混合動力軸帶發電機,優化了電力使用并減少了排放。該系統可支持風力推進設備和空氣潤滑壓縮機增加的電力負荷,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5、該設計為船舶配備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統(iEMS)和航線優化軟件,可確保最佳的能源利用,進一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6、為了保持船體清潔并進一步減少阻力,該船還安裝了船體清潔機器人Hull Skater,這也有助于在運營期間保持低油耗。
根據康士伯海事的分析,本次推出的“超高效散貨船”設計新穎,操作先進,與僅采用傳統技術的先進船舶相比,可降低一半以上的燃油成本。因此,它為船東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
Oskar Levander表示:“這個項目讓人大開眼界。先進技術的結合節省了大量成本,使我們的新設計成為游戲規則的改變者。新設計船型的投資回收期很短,僅需要5年,對于希望降低成本并滿足未來環保法規要求的船東來說,這是一項明智的投資。在康士伯,我們致力于整合最佳技術,推動海運業走向更清潔、更高效的未來。”
風帆技術前景廣闊
近年來,風帆技術在船舶上的應用發展迅速,示范效應日益增強。
據國際風帆動力船舶協會(IWA)秘書長Gavin Allwright介紹,2023年是重要的一年,安裝各類型風輔的船舶數量增加到33艘,未來幾個月還有16艘船待安裝。按照安裝風輔船舶的貨運能力來計算,總共約為200萬載重噸。
Gavin Allwright預測,2024年安裝量至少會增加一倍,到今年年底或2025年初安裝風力輔助推進系統的船舶至少會增加60~70艘,甚至可能更多。到2030年,安裝量將繼續每年翻一番。到2030年底,安裝風輔的船舶數量可能會達到約3000多艘。
中國擁有豐富經驗
德他馬林在船舶風帆技術應用方面具有豐富經驗,除了本次新設計外,還參與了多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型項目都是出自其手,例如:
✦ 與BAR Technologies合作,通過Aframax/LRII船型的新設計引領風力推進的創新之路。這項合作旨在利用風能的設計,提高船舶的性能,預計通過風力推進將當前性能提高15%。
✦ 與BAR Technologies共同開發了一種新的風力優化船體設計,名為“Aquilo”,這標志著向可持續船舶設計邁出了重要一步,也標志著兩家公司在風力輔助推進技術方面的進一步深度合作。
✦ 為新加坡干散貨船東Berge Bulk公司21萬載重噸散貨運輸船“Berge Olympus”號安裝風力推進系統提供基本設計。這包括了對船舶結構問題、穩定性、其它與船舶集成相關的問題和海上保持等進行的必要分析。該船已于2023年10月正式完成改裝,成為當時“全球最強大風帆貨船”。
✦ 與法國Louis Dreyfus Armateurs公司和武昌造船合作設計的3艘風力輔助推進滾裝船,每艘船都將由6個Flettner旋轉風筒和2臺雙燃料發動機提供推力。這些發動機可使用船用柴油和電子甲醇燃料。
德他馬林多個項目是與中國船廠進行合作,該公司也曾表示:“我們在中國擁有豐富的經驗,在中國船廠完成了各種成功的項目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些成就反映了各方之間的緊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船廠在風帆船舶方面也積攢了豐富經驗,除了上述全球最強大風帆貨船“Berge Olympus”號之外,全球首艘加裝WindWings巨型風帆船舶“Pyxis Ocean”號82000載重噸卡姆薩爾型散貨船的改造也是中國船廠完成的。這艘是由Cargill、BAR Technologies和Yara Marine聯手打造的開創性BAR Tech WindWings翼帆首次在開放水域投入應用,以測試新技術,將風能推進方式引入商業航運領域。2024年3月,“Pyxis Ocean”號完成了為期6個月的測試,所取得的性能結果與預期一致。
多家知名船東下單中國船廠
在這項創新研究中,康士伯海事公司選擇了一艘82000載重噸的卡姆薩爾型(Kamsarmax)散貨船作為新設計的基礎。據稱,卡姆薩爾型船舶代表一個多用途的選擇,因為這種船型經常面臨全球低碳燃料可用性的限制,因此是這項研究的理想選擇。
近兩年來,82000載重噸卡姆薩爾型散貨船新造船市場十分火爆,也從側面應證了這一研究在船型方面的選擇。據VesselsValue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約59艘巴拿馬型/卡姆薩爾型散貨船訂單敲定。
值得注意的是,爭相下單訂購該船型的包括多家知名船東公司,且他們紛紛選擇中國船廠,充分體現出了對于中國船廠實力的認可。代表性訂單包括:
✦ 國際知名船東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家族控制的Seatankers Management公司在青島造船廠訂購4+4艘82000載重噸散貨船。
✦ 希臘知名干散貨船東Star Bulk Carriers(未合并前)與青島揚帆造船簽署了一份新的2艘卡姆薩爾型散貨船訂單。
✦ 希臘船東George Prokopiou控股的Sea Traders在恒力重工敲定了10艘卡姆薩爾型散貨船訂單。
✦ 德國散貨船巨頭Oldendorff Carriers在江蘇新韓通船舶重工下單訂造了2艘82000載重噸卡姆薩爾型散貨船,使其目前在該船廠的訂單總數增至12艘。
✦ 埃及最大的海運公司National Navigation Company(NNC)在韓通船舶重工下單訂造2艘82000載重噸卡姆薩爾型散貨船。
✦ 山東海運在新韓通訂造了12艘卡姆薩爾型船舶。
✦ 恒力集團旗下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與海興航運有限公司Fortune Ocean正式簽署4艘82000載重噸散貨船建造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