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針對LNG和船舶!歐盟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
2024-06-27 19:06:0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當地時間6月24日,歐盟理事會在其官網發布聲明,正式宣布對俄羅斯進行第14輪制裁,制裁將在9個月的過渡期后正式生效。新制裁措施將打擊俄羅斯經濟中的高價值部門,如能源、金融和貿易,以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實力。
在此輪制裁中,歐盟對俄制裁中首次針對液化天然氣,但并未像歐盟之前對煤炭和海運石油那樣實施全面進口禁令,歐盟范圍內的公司仍將被允許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但禁止在歐盟境內為轉運至第三國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進行重新裝載服務,包括船對船轉運和船對岸轉運以及重新裝載操作。新的一攬子制裁措施還包括一項允許瑞典和芬蘭取消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合同的條款。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歐盟共支付了83億歐元購買20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其中約22%,約44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被轉運至歐洲以及世界各國。
歐盟還禁止新的對俄投資,以及為在建的液化天然氣項目(如Arctic LNG 2項目和摩爾曼斯克液化天然氣項目)提供貨物、技術和服務。歐盟表示,還將禁止對正在建設中的LNG項目進行新的投資。
為了進一步限制俄羅斯的貿易能力,歐盟禁止歐盟銀行在俄羅斯境內外使用俄羅斯開發的SPFS金融信息服務系統。
此外,歐盟擴大了對俄羅斯軍民兩用和先進技術項目的出口限制,并強化了對工業品出口的現有禁令,重點關注化工、塑料、車輛零部件和機械四個關鍵行業,這些行業在俄烏沖突前,每年向俄羅斯出口約50億歐元。限制歐盟對俄羅斯產品進口,特別是俄羅斯氦氣、錳礦、稀土化合物、塑料和其他化學品,以及挖掘、控制和電氣設備的出口。歐盟指出,氦氣是制造光纖和半導體等工業產品的關鍵材料,其出口是俄羅斯的重要收入來源。
當天公布的制裁方案還包括對俄羅斯116個個人和實體采取制裁措施。歐盟共將61家公司列入制裁名單,其中包括19家中國企業、9家土耳其企業、2家吉爾吉斯斯坦企業、1家印度企業、1家哈薩克斯坦企業和1家阿聯酋企業,其余均為俄羅斯企業。這使得歐盟制裁名單上的公司總數達到675家。歐盟認為這些個人和實體參與規避貿易制裁,采購用于生產無人機等敏感產品的部件,或為俄羅斯軍事行動提供物質支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月25日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已經向歐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中俄企業開展正常的交往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到第三方的干擾和影響。我們敦促歐方撤銷制裁,也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一嚴厲的一攬子計劃將進一步阻止俄羅斯獲得關鍵技術,剝奪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并打擊俄方的海外影子船隊和影子銀行網絡”。
歐盟在最新制裁中首次將個別船只列入黑名單,首批名單包括27艘油輪、重吊船和貨船。歐盟表示,這些船只因從事一系列活動而被列入黑名單,包括運輸俄羅斯軍事裝備、運輸被盜的烏克蘭糧食和LNG組件或違反石油價格上限。這些被制裁的船只均懸掛非歐盟旗幟。
歐盟委員會表示:“該名單可以根據需要定期更新,以限制不斷幫助俄羅斯的船只。”
其中,Sovcomflot的油輪和在迪拜管理的影子艦隊船只,將被禁止進入歐盟港口并使用其服務。SCF集團首席執行官伊戈爾•托科維多夫也被制裁。被列入名單的船只大部分是油輪,其中一些在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后更名的船舶。
這些船只中包括105900載重噸的阿芙拉型油輪Kaliningrad(原名NS Captain,建于2006年)、105700載重噸的Kemerovo(原名NS Columbus,建于2007年)和105800載重噸的Krasnoyarsk(原名NS Creation,建于2007年)。
制裁名單還包括三艘本月被英國列入黑名單的油輪,分別是53100載重噸的產品油輪Canis Power(建于2005年)、113000載重噸的Ocean Amz(建于2008年)和106500載重噸的Robon(建于1997年)。
根據船東數據庫Equasis的記錄:Canis Power曾由迪拜的船舶管理公司Radiating World Shipping Services管理,但事件發生后轉由Almuhit Alhadi Marine Services管理。Ocean Amz此前由Star Voyages Shipping Services管理,后者與Radiating World Shipping Services同在一個辦公室。兩家船舶管理公司在2023年12月被英國列入制裁名單。
名單上的另一艘油輪,116000載重噸的Andromeda Star(建于2009年),在丹麥海峽進行壓載航段時與俄羅斯普里莫爾斯克裝載原油的船只發生碰撞。
Andromeda Star被帶到Lindo船廠進行檢查后獲釋,隨后裝載了730000桶烏拉爾原油。該船被列為由塞舌爾公司Algae Marine擁有和管理。
制裁專家認為,將個別船只列入黑名單是針對俄羅斯海運貿易最有效的措施。
自2023年10月以來,美國已將41艘油輪列入黑名單,其中一艘已被移出名單,英國則列入了四艘油輪和兩艘貨船。
制裁名單還包括兩艘巨型浮動儲存裝置——361600立方米的Saam FSU和Koryak FSU,它們被放置在摩爾曼斯克的Ura灣和堪察加半島的Bechevinskaya灣,上述裝置服務Arctic LNG 2項目和摩爾曼斯克液化天然氣項目。
此外,名單還包括三艘被指控為該項目提供設備的重吊船,這些船在5月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其中包括由香港CFU Shipping運營的25000載重噸的重吊船Hunter Star(建于2018年)和由新加坡Red Box Energy Services運營的28900載重噸的Audax和28800載重噸的Pugnax。
根據海事信息供應商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記錄,這些船只懸掛伯利茲和塞拉利昂旗幟。
歐盟表示,后續可能會增加制裁船只的數量。
此前參考消息網曾做過這么一個報道:德國專家米夏埃爾•羅赫利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認為,
“影子船隊”讓俄羅斯規避了西方對莫斯科石油出口的嚴厲制裁,最后讓西方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
自西方對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進行限價后,俄羅斯的多家實體從西方公司購買許多老化的船只,從而組建了一支不受西方控制的“影子船隊”。在2023年4月至10月期間,西方賠償保險的油輪失去了三分之二的俄羅斯原油貿易量,而同期與“影子船隊”的交易量則增加了兩倍并達到每天260萬桶。根據基輔經濟學院的評估,至少有187艘影子油輪在運載俄羅斯原油及其精煉石油產品。2024年4月,《亞太防務論壇》發表文章介紹俄羅斯的“影子船隊”。據該文章估計,由600多艘老舊船只組成的“影子船隊”正向接收方運送原油和精煉石油。
俄羅斯的“影子船隊”運輸一共分為兩種:一類是“黑色船隊”,另一種則是“灰色船隊”。“黑色船隊”是俄羅斯原有的老舊油輪船隊,它被《紐約時報》描述為“掩蓋其位置或身份以避免政府和商業伙伴監測的雜牌船隊”。另一些被稱為“灰色船隊”,歐洲國家所擁有的船只被禁止將俄羅斯石油運往歐洲港口,最終這些船只被出售給中東和亞洲公司后才實現運輸俄羅斯石油的目的。
綜合各方分析,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三大石油儲量,估計為800億桶,是第五大生產國,每天約1100萬桶,其中一半出口到國外,如果著力打擊俄羅斯的“影子船隊”,這很有可能會造成全球能源市場出現一個“大缺口”,這將進一步拉動全球油價上漲。
若要打擊“影子船隊”,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找到船東,但總部位于華府的非營利研究組織先進國防研究中心曾表示:一些油輪是在可能在勞動、環境或檢查法規較少的國家注冊。一些船東反復更改注冊,因此很難跟蹤船只的歷史,更不要說找船東了。除了船東難尋外,“影子船隊”也會使用各種手段來掩蓋位置,如關閉船舶的自動識別系統和隱藏船舶行蹤等。
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表示,俄方將仔細分析歐盟的第14輪對俄制裁并采取回應措施。他指出,歐盟正在走政治、經濟和軍事升級的道路,而不考慮對其自身經濟狀況、公民福祉和安全造成的后果。當被問及俄羅斯經濟是否能夠應對新的制裁措施時,格魯什科表示,俄羅斯經濟不僅能應對,而且已經在應對。
據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當天擴大了禁止入境俄領土的歐盟人員名單,以回擊歐盟方面對俄羅斯進行的第14輪制裁。
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的行動“從國際法角度來看是不合法的,因為它們繞過了聯合國安理會”。為了回擊歐盟的新一輪制裁,俄方“大幅擴大”了禁止進入俄羅斯領土的人員名單,其中包括歐盟理事會成員、歐盟成員國議員和歐洲議會各國代表團及其成員。俄外交部表示,禁令還擴大到參與起訴俄羅斯官員的人員、主張沒收并利用俄羅斯被凍結主權資產的人員,以及發表反俄言論的非政府組織活動人士。
(來源:根據央視、國際在線、信德海事等公開信息綜合報道)
